专访︱老北京南城味儿,老国企换新颜
文章作者:佚名 点击次数:1488 更新时间:2019/3/23
编者按:
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前身为宣武区服务公司、宣武区饮食公司,是北京南城文化的缩影。在过去几十年的市场经营中,也面临着老品牌与现今市场不匹配,顾客年龄老化等问题。2018年,翔达尝试转型升级,旗下“美味斋”品牌成为年轻人打卡拍照的网红店,这一转型的成功,积累了宝贵的老品牌升级经验。本期协会与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雅娟女士对话,探讨老国企换新颜之路。
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翔达”)前身是北京市宣武区服务公司、北京市宣武区饮食公司,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两家公司逐渐重组成立了今天国有参股的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现今,公司经营范围涉及餐饮业、饭店业、洗浴业、美容美发业、摄影业、旅游文化业、物业管理业等多种经营业态。旗下拥有晋阳饭庄、吐鲁番餐厅、美味斋饭庄、致美斋饭庄、翔达南来顺饭庄、翔达商务酒店、清华池、首都照相馆、白鹭美发店、翔达国旅公司等一批社会知名度高,影响力大的品牌企业。
虽然公司拥有众多北京知名品牌,但由于老品牌与现今市场定位不匹配、历史遗留问题等,翔达公司多年来经营状况有待提高,跟很多老品牌一样,需要进行品牌升级改造以适应当下消费需求。
2014年11月,孙雅娟女士来到翔达,时任党委书记一职,开始了她对这个老国企的重塑之路。几年时间,从收入利润捉襟见肘到连创历史新高;从老品牌到网红餐厅;从老主顾到年轻消费群体,翔达这一品牌升级案例,让众多老国企看到了希望。
今天,我们有幸采访到了翔达改革之路的领路人——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孙雅娟女士,通过与孙董的对话,我们将对翔达的改革之路有更全面的了解。
1.中国饭店协会:请问孙总前期是如何对咱们老品牌进行重新定位的呢?
孙总:我2014年刚来到翔达的时候,觉得翔达拥有的品牌就像珍珠一样散落在南城的每一个角落,每个品牌都代表着咱们老南城的文化特点,但这些珍珠并没有发挥出它的最高价值。我想借助一条线,将这些散落的珍珠重新捡拾起来,擦亮了,穿起来,发挥出它真正的价值。
起初,我邀请了北京北大纵横管理咨询有限责任公司给翔达做整体品牌定位,将翔达定义为“北京传统文化体验平台”,重现老南城服务行业新风格。
接着,我根据现今餐饮服务业特点,将品牌重新定位规划,去上海等地实地调研。根据现今大众餐饮、小餐饮市场需求、北方人口味等,将原有的美味斋(沪菜)与致美斋(鲁菜)经营地点调整,让经营沪菜的美味斋重回原址,勾起老食客的回忆,以生煎包为主打,做小餐饮;让更符合京菜口味的致美斋(鲁菜)扩大经营面积,以大众京鲁融合菜系为主,把原有偏重快餐和外卖为主向正餐转型,以满足北方消费者口味。
最后,对品牌进行提升。以美味斋为例,在确定美味斋主打大上海,小资味,突出时尚情调后,我们选取了Tiffany蓝作为餐具主色调,将公共区域、散台、包厢等打造成大上海、小资味风格,以适应闺蜜“拍照”党。在餐位上,选取适合两人用餐或快速拼桌的魔方桌,自由组合餐台,提高翻台率。
2.中国饭店协会:您刚刚提到的美味斋餐厅,现在已经成为了网红打卡的地方,吸引了很多年轻人对咱们老品牌的兴趣。对于美味斋的成功之路,您能否具体跟我们讲讲呢?
孙总:美味斋是我们率先转型的一个品牌,当时选择它也是因为现在小餐饮非常火。美味斋创于1923年,是以沪菜正餐为主打,曾经可同时容纳四百余人就餐,很多老南城人对其红烧肚裆,响油鳝糊,香糟小黄鱼,松鼠桂鱼,老上海油爆虾等特色菜非常熟悉。但随着市场的变化,正餐宴席逐步减少,沪菜正餐经营逐渐困难。在我去上海调研时发现,上海小笼包这一品类正在被北方所接受,很多年轻人对小餐饮形式更加青睐,由此,我们将美味斋重新转型定位,面向80、90后设计属于他们的美味斋品牌。经过品牌的打造与培育,现在美味斋在保持原有老顾客的同时,吸引了更多80、90后顾客,每天营业时间早6点半-9点,中11点-14点,晚17点-21点,顾客络绎不绝,周末及高峰时段等位时间在1小时以上。
3.中国饭店协会:美味斋的转型非常成功,那请问咱们翔达下一步的发展规划是什么呢?
孙总:从2004年-2014年,是翔达1.0时代,定位在遵循传统规律,稳步发展阶段;2014年-2020年前,是翔达2.0时代,定位在开拓创新,尝试转型升级,提质发展阶段,目前看取得了一定成绩;2020年,我们将迎来翔达3.0时代的到来。未来,我们将尝试对所有品牌再定位,对一些品牌采取扩张开店、进入海外市场等形式将品牌输出,在老品牌保护上,联合北京老字号企业打造老字号综合体,搭建北京传统文化体验平台,让我们北京的住宿餐饮文化向品牌品质兴企,实现跨越式发展进发。
4.中国饭店协会:在发展过程中,咱们企业有什么难点呢?
孙总:在发展的过程中,我们也像很多同行一样,在用人成本及用人风险、品牌保护上遇到了一些问题。
我们企业中老品牌很多,像晋阳饭庄、翔达南来顺饭庄、清华池、首都照相馆等这些老品牌中,有很多老职工干了一辈子,是现在工匠精神的代表。对于他们手艺的传承和发扬是我们迫在眉睫的问题。我们企业正在努力树典型、立标杆,让优秀的匠人被大家熟知,被传承发扬。但同时,小一辈的年轻人不踏实,渴望挣快钱,老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等问题也不可忽视。
在品牌保护上,我们也碰到些问题。社会上一些企业开创了与我们相似类似的品牌名称或logo,让大众误以为是我们老品牌,借老品牌的名声来做文章。因此,品牌维护和维权是面临老字号传承创新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北京翔达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转型前的运营模式代表了很大一批老国企现状:有品牌、有固定资产,但老品牌不适应现今消费市场,缺乏创新能力,企业被历史遗留问题束缚严重等让企业想创新不敢创新、想改变不知道如何改变。
然而,在这艰难的条件下,仍有很多企业不畏困难、坚持改变,走出一条符合自身特点的创新之路。关于翔达旗下美味斋品牌的网红之路我们将在“中国饭店业”杂志上详细解读。
为服务会员企业,为行业搭建交流平台,树典型、立标杆,让更多行业企业学习优秀企业成功经验。协会将专访行业优秀企业,同时也欢迎行业专家、优秀企业等积极投稿,共同分享成功经验。